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考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考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全面贯彻法治思想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,坚持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,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,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,保障人民权利,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法治基础。
《法治政府纲要》、《法治中国建设规划(2020-2025)》(以下简称《法治中国规划》)和《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(2020-2025)》(以下简称《法治社会纲要》)形成“一规划两纲要”的格局,是在“十四五”时期对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顶层设计。
《法治政府纲要》开篇就明确要“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”。
《法治中国规划》提出“构建职责明确、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”。《法治社会纲要》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,全面建设法治政府,加快构建职责明确、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。
一规划两纲要指的是:《法治中国建设规划(2020-2025年)》,《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(2020-2025年)》,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(2021-2025年)》。
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要先于城市总体规划。
编制城市总体规划,应当先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,应先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,就城市性质、规模、发展方向、布局结构、规划标准、各项工程系统的规划等重大问题提出原则意见,再据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。
为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国务院发布了一份关于三项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。该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国有企业的用工、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,使之更加符合市场化取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。通过改革,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,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职工的权益。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时间表,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。
“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”
(一)法律和道德的联系:
1、目的一致,道德和法律都是行为规范,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。二者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是手段。两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
2、内容转化,道德一般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维护社会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,是必须遵守的道德。另一类是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、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较高要求的道德,是应当遵守的道德。前者通常上升为法律,也是法律所调整的内容。
3、功能互补,道德在调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。有些行为不宜由法律调整或者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滞后而尚"无法可依"的,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。
同时,法律在约束力上对道德具有补充作用。相比法律,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,因此,重要的道德转化为法律,就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。
4、相互促进。法律对传播道德具有促进作用。法律的实施,往往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,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,还有助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培养。
因为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虽有不同,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或相近的,而且更为明确,所以法律的实施对道德观念的培养可以起到强化促进作用。同时,道德对法律的实施也具有促进作用。遵纪守法通常是道德最基本的要求,增强道德观念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考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考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