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湖州中考社会法治二模卷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湖州中考社会法治二模卷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一、位居榜首是杭州师范大学
从临平区第一批录用名单来看,杭州师范大学相对来说录用人数比较高的 占据32人。语文学科占14人、英语学科占5人

二、位居第二名是湖州师范学院
从临平区第一批录用名单来看,湖州师范学院相对来说录用人占据22人。主要是语文学科考生较多,占据10人

浙江师范大学—在全国584所一般大学中排第32,全国121所一般师范类大学中排第6,浙江省24所一般大学中排第2
杭州师范大学—在全国584所一般大学中排第147,全国121所一般师范大学中排第22,浙江省24所一般大学中排第11湖州师范学院—在全国584所一般大学中排第277,全国121所一般师范大学中排第35,浙江省24所一般大学中排第17
乌台诗案”缘由
“乌台诗案”的出现其实和苏轼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。
苏轼一向嫉恶如仇,遇到不平时的事,他总是不吐不快。
神宗元丰二年(1079),苏轼调任湖州。按照惯例,到任后,要写谢恩奏章。
问题就出在了这份奏章上,他写了这样的几句话:
伏念臣性资顽鄙……知其愚不适时,难以追赔新进。察其老不生事,或能牧养小民。
这里出现了“新进”这个词,这个词在当时指的是突然升迁的无能之辈。这样就得罪了那些“新进”。
苏东坡是个有理想的好官,但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。因此在这场新旧党派的斗争漩涡中,苏东坡注定要成为牺牲品。
当初王安石变法的时候,十分欣赏苏东坡的才华,打算拉他入伙。结果这位老兄和他那个二愣子弟弟苏辙,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。当然了,只是反对其中的一部分观点而已。
王安石很气愤,就把他们俩打发到地方上做官了。相对来说王安石对苏东坡,算是仁至义尽了,并没有加害他。
可是多年以后王安石下台了,苏东坡可就麻烦了。宋神宗变法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,他把所有气都撒在了旧党文人身上,苏东坡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一个。
这下完犊子了,宋神宗要收拾你,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吗?所以说要查你根本不需要理由,宋神宗只需要一个眼神,底下的御史们就知道该咋整了!
当时苏轼调任湖州知州,按照惯例,这个时候地方官都要写一份谢表给自己的大领导宋神宗。于是苏轼就写了一份《湖州谢上表》,本来也没啥,就是一份普通的例行公事的谢表而已,可御史们却从里面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。文中有这么一段:
陛下知其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;察其老不生事,或能牧养小民。
意思就是说,宋真宗您是真厉害啊,知道我跟不上变法的形势,只能在外地做做地方官,不能到朝中担当大任。
有了这么一段话,那苏轼的罪名可算是坐实了!这种与变法决裂的态度,几乎是公之于众了!宋神宗是越想越气啊,二话不说就让人把苏轼给抓回来了!
苏轼是文人,如果杀苏轼就动了当年宋太祖立下的“不杀士大夫”的祖训,这是所有文官集团所不能容忍的;
公元1068年,宋神宗登基,宋神宗为了实现汉唐荣光,立王安石为宰相,实行变法,要富国强兵。但是王安石本人过于拗执,措施非常激进,引起朝野议论纷纷。此时苏轼上疏批评王安石有些策略中过于激进的方式,于是给一些新党人员记恨,开始罗织罪名给苏轼好看。
苏轼也看到了自己在朝中没有立足之地,开始上疏请求外放,并于熙宁四年(1071年)任杭州通判,后来苏轼又去了密州、徐州和湖州等地,见到了新法实施过程中的弊端,开始上疏。在湖州的时候,苏轼在《湖州谢表》中写道了“知其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;察其老不生事,或能牧养小民”,这里面就说了苏轼要与新党对着干了。本来新党就看他不爽了,他外放了也是眼不见为净,现在好了又来惹事,好就专门来搞你。
宋神宗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,苏轼的好友沈括在下面视察新法的时候发现了苏轼的诗稿,首先呈现给宋神宗,宋神宗没有重视。不久,苏轼的《湖州谢表》上疏之后,百官开始弹劾苏轼,说他“愚弄朝廷,妄自尊大”,又说其“傲悖之语,日闻中外”、“言伪而辩,行伪而坚”,就是说苏轼妄议朝廷,两面人之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湖州中考社会法治二模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湖州中考社会法治二模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