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法治与道德的关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法治与道德的关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“道德就像程序的源代码,未经编译,而法律则像是应用程序,通过将道德编译,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每个人的眼中。”
“道德就像一个细胞核的DNA,法律则是由这个核DNA转录出来的蛋白质分子,他们和其他物质结合,共同形成了细胞结构,维持一个细胞的正常生存。”
法律和道德具有紧密联系。
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不同方面,有着本质相似之处,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人类良好生活而存在的,因此具有紧密联系。
法律和道德都有规范人类行为的功能,但受激励角度不同,法律是在惩罚和制裁的基础上达到行为规范的结果,道德则是在人类自我修养和内心自律的基础上。
但是,需要强调的是,法律和道德本身也有区别,因为法律要求人们必须遵循,而道德则强调人们应该自愿遵循,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。
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联系是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、相互促进。
法律和道德的相互联系表现为: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;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,是法律的有益补充。
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制约表现为:法律可以剔除道德观念中不合时宜的成分;道德可以通过对法律的实质内容进行公正与否的评价,推动法律的制定、修改甚至废除,使法律与主流道德相一致。
法律和道德的相互促进表现为:法律可以强化道德的教化功能;道德可以促进法律的公正实施。
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,法律属于制度范畴,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。法和道德的区别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1.法律和道德起源的时间不同 道德在原始社会(或初民的社会)作为独立的或与宗教、习俗(习惯)相混合的形态而存在,道德是逐渐形成的。而国家的实在法(国法,法律)只是随着一定的条件的成就而成就,如生产力的发展、生产关系的变化、阶级和国家的产生、语言文字的发达等等,才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出现,由国家通过一定程序产生。
2.法律和道德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 道德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泛得多。一般地说,凡法律调整的关系,大多也由道德调整。而且,道德调整的对象不仅是人们现实的行为,而且还包括人们的思想、品格和行为的动机。在此方面,尽管法律在惩罚违法犯罪时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,但它不能惩罚这种主观过错本身。另外,在一定条件下,它们调整的范围可以相互转化:原本只属于道德调整的某些问题,将来可能由法律来调整;反之亦然。
3.法律和道德具体内容规定不完全相同 一般地说,法律的内容比较具体、明确、肯定、严谨,既规定人们的义务,也规定人们的权利,而且通常以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作为条件。道德的内容则不同,它侧重于人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,也不要求体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。因此,在法学上有一种看法,说法律具有“两面性”(既重权利又重义务);而道德仅具有“一面性”(只重视义务),侧重于个人对他人、对社会履行的义务。
4.法律和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通常是约定俗成的,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之中,即使通过文字表述,其内容也是比较原则、抽象的,其制定、修改和废除程序也很不严格。法律是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而存在的,其成文形态多为法典、法规等具体的规范性文件,它们的制定、修改和废除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。
5.法律和道德实现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道德的实施,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,而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。可见,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,道德正是以此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。法律则不同,它的实施,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,以国家机关为后盾,通过外在的强制(法律制裁)来强迫人们遵守。
6.法律和道德的历史命运不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,随着阶级的消灭、国家的消亡,法律也将不存在。而道德在无阶级社会中仍将存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治与道德的关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法治与道德的关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